我和冶校的情缘,是在1961年结下的。柳市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时,我填写的唯一志愿是上中专。因为读中专,不要学费,还有饭吃,而高中和我这个孤儿无缘。非常幸运的是,8月份我如愿来到梅城,又能沐受教泽。感谢冶校给了我一块土地、一方天空、一双翅膀,一生命运由此转机。下面,我追忆几件往事,和在梅城就读过的6400多名校友一起感受母校情深。
铭记高杰书记的教诲
冶校的学子最喜欢听党委书记高杰讲话。这位抗战时期的团级干部,1958年调来冶校任党的书记兼校长,他对教育事业非常投入。当时,他的识见与威望,给我们学生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全校师生非常敬重他。1963年6月2日,虽然是星期日,高书记仍召集团干部们开会,他一口气从九点半讲到十一点半。高书记作报告总是在台上站着,从来不用发言稿,目光始终注视着全场,还不时用手指抚摸着他被日本鬼子打伤的左眼。那天他语重心长地说:“国家是自己的,自己是国家的。我们第一件大事就是建设国家。”这一句话我铭记了一辈子,并且力行付诸实践。
同年7月,工管﹑有色﹑采矿专业6个班同学毕业。团委汪伟真老师布置我以高书记讲话为主题写一篇《欢送词》,由我班(工管308班)张振云﹑王美娟﹑王祝珠等5位女生在联欢晚会上朗诵。“。。。。。。你们要以国为家,献出智慧和力量,美化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实现光辉的革命理想。”即将奔向矿山工厂的212名毕业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高杰书记在“文革”中受尽折磨,摧残了健康,终于不幸在上世纪70年代末去世。天国虽远,但是我们可以告慰高书记:您苦心栽培的冶校学子,如今都已成了报效国家的有用人材,为实现您教导的“第一件大事”,而默默奉献了一生。拿我自己来说,虽无辉煌,但也无愧母校!
第一次走进校办工厂学工
当年,冶校很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讲究厚基础﹑重实践的育人之道。三年就读,其中二次下厂和赴农村参观访问,三次到工厂生产实习。当我第一次走进校办工厂金工车间时,连做梦都没有想过,农民儿子竟然会跟机器打交道。指导师傅名叫方能禄,确是一位能工巧匠。他边擦机床,边解说,而且还亲自操作,车削示范。我第一个轮到操作,有点儿紧张,飞转不息的车床就是不听使唤,我想把刀具推前,可它却偏偏后退。在方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下,一个圆柱体终于车削成功了。我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却高兴得不得了。结合机械识图课程,我们还轮流当过钳工﹑铸工和焊工。
半个多月的生产实习结束了。当天下午4点,我们与师傅举行排球比赛,晚上还跟师傅搞联欢。时任校办工厂厂长的屠金尔老师即席讲话,赞扬我们勤奋好学,动手能力强,收获大。第二天刚好是休息日,一大早,我们在卢岩南班长带领下,把穿过的工作服拿到新安江边洗干净,晒干叠好,送还校办工厂。
随着时光流逝,我们学的书本知识也许会忘却,但是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工作技能知识,却让我们牢记心怀,终生受用。几千年来,都是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而我们这一代人,确实是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最困难,也最快乐的三年
我班原有51位同学,1961年入学,恰逢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有4位同学先后辍学回乡务农。每遇寒暑假,有大半同学因缺少路费而只能留校。放假没有助学金,生活怎么办?在国家经济也很困难的情况下,学校领导还是决定,发给生活补助费,同时倡导劳动自助。我们这些贫困家庭的子弟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即行动起来,上乌龙山砍柴,当时学校食堂予以收购。还有清除梅城大街两旁水沟的淤泥,这是难得有点报酬的劳动,虽然搬青石板很累很累,但内心感到特别高兴。
在那生活十分艰苦的日子里,每当课余饭后,我们还把宿舍旁边的杂草地开辟成菜园子,于是校园里又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看着亲手种下的瓜豆菜蔬茁壮成长,我们倍感亲切。
同学们的劳动热情也感动了班主任黄纬老师,他用水墨淡彩,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幅人见人爱的大南瓜,他还把画贴在自己寝室的墙上。正是基于这幅国画的寓意,我班刚组建的舞蹈队,排练出第一个节目—《开荒种瓜》,班上民乐队担任伴奏,参加全校汇演时获得成功。从此,我们工管308班教室里又多了一面锦旗。
到毕业那年(1964)暑假,我仍因经济困难,回不了家,留校至8月底,直接奔赴工作单位。唯有屠德根同学,放弃回杭州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每天陪我去新安江畔,教我游泳和跳水。同学的友情,令我深深感动,而今常常忆念,总是感激不尽。今天,我回想起学生时代,最困难的三年,也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三年。
冶校在我心中
“学以致用,以用领学”是冶校的办学特点。其培养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拿得起,放得下,深受冶金系统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八十年代初的一天,我去冶金工业部财务司请示工作,常司长问我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浙江冶校。他竟点头称好。可见冶校毕业生工作出色,不管是中专生,还是大专生,一定都给他留下过美好的印象。
1980年开始评定职称,社会上一味追求高学历。“大”字的吃香,而带“中”字的,则必须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过几篇文章。当时我手头虽然有一张电大文凭,但是只要涉及到学历,我一概填写“1964年浙江冶金工业学校中专毕业”。当然我并不是不想望高学历,而是却万般珍惜这张来之不易的中专文凭,我对它充满了感情,因为它记录着我当年励志苦读的学习成果,也承载着老师们含辛茹苦的教育业绩。
1993年4月冶金工业部聘任我为高级会计师,让我甚感欣慰,也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1996年6月,冶金工业部组成第六届会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就有三位委员毕业于冶校,81届的唐学栋和82届的陈琦良,我这个中专生也荣幸地名列其中。母校八十周年校庆,正好是我从事财会工作满三十周年,财政部特发给“荣誉证书”,以表彰我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贡献。我手上捧着金光闪闪的荣誉证书,心里顿时溢起对母校的眷恋和感恩,思绪万千,无法言表。
光辉历程 三地寻踪
从宁波到梅城,又从梅城到嘉兴,母校走过了光辉的97个春秋,薪火相传,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们造就了她的辉煌。
1986年我趁出差宁波之机,拜访德高望重的杨学润老校长,师生分别已有22年,他仍记得我。老校长还是瘦瘦小小的,很有精神,待人谦和有礼。当他得知我想看一看旧校址时,马上领我来到广仁街,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子,映入我的眼帘。老校长告诉我,1950年初,学校从北大路搬迁到这儿,教室﹑寝室都在这幢楼里。当年米黄色的墙上,写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八个红色大字。老校长深情地说,这就是学校当年的校训,这个优良传统已经延续了几十年。是呀,对于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校训,我有深切的体会。如全国优秀教师周戟王,深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顾安年,教学经验极其丰富的罗允尧老师……都是继承和发扬这八个大字的楷模,他们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激励着一届届学生。我当年在校训的熏陶和老师们的教诲下,用学而不厌作座右铭,毕业时,终于上了全优生的光荣榜。可见,校训体现了学校对全校师生的规范和要求,鞭策和激励,它在教学中发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是无法估量。
梅城是我青少年时代的第二故乡,如今提起她来,总能使我浮想联翩,产生美好的神往。小城山青﹑水清﹑史悠﹑境幽,是历史上严州的中心,因城垣形似梅花,故有梅城之称。严州府衙后院就在冶校园内,两颗硕大桂花树已有八百多岁了,古老的青柯亭与《聊斋志异》结缘,距今也有二百四十六年了。时光进入20世纪,老树﹑古亭都零距离地目睹了冶校从中专到大专的巨大变化。去年10月,顾安年老师重游故地梅城后,给我打来电话说,金银双桂已变成了“单身”,其中金桂已在2008年的大雪中,受冻而枯死。青柯亭在“文革”中被毁,几年前才仿造重建。对于历史文物遭遇的种种厄运,让人禁不住扼腕惋惜。想不到毕业前夕,我班团支委和屠金尔﹑黎绍丰老师在青柯亭的合影竟成绝版,变得弥足珍贵。
嘉兴,这个点燃星星之火的革命圣地,今天预示着国运兴盛的好兆,也宜高校兴旺发达。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不禁回想起1963年金秋时节,我和李瑞华﹑王明德等12位同学赴嘉兴民丰造纸厂顶岗实习。国庆节那天,黄纬老师带领我们游览南湖,观看红船。黄老师就此成诗一首:“果然奇景似当年,烟雨楼头雨若烟;潋滟南湖添秀色,万人争看革命船。”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多年来,母校已将“红船精神”列入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今,一批批新时代的建设者们,从这儿走向全国。待到母校百年校庆时,我一定再来嘉兴,看望我亲爱的母校——嘉兴学院的新面貌。
郑祥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