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不是浙江冶专的一纸通知书,我估计目前冶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校友和这座小城在人生的轨道上是没有交集的。
这仅仅是浙江西部山区的一座小城,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这样的小城小镇不计其数。而大家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没可能跑到这么偏僻的一座小城来。
但,就是,就是那一纸通知书,让我们与这座小城有了今生今世的不解之缘。而且随着岁月与时光的流逝,这种情缘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一样,愈加香浓。
其实,刚入校时,很多同学对梅城还是颇有些微辞的:什么破地方,又小又烂,不是说在杭州吗?是不是在骗我们。
但呆的时间长了,就像和一个刚开始有点摩擦,但越处越投缘的朋友一样,大家也越来越发现它的可爱之处。
首先是风景优美,背后的乌龙山尽管是去了那儿才知道,但自然景观并不比任何一座山甚至有些名山大川差:山上怪石嶙峋,奇松苍柏,古木参天,山间溪流潺潺,泉水叮咚;登高远眺,更是三江交汇,双塔对峙的景色映入眼帘;山下则又是一幅“桃花源记”般的场景。用美不胜收来形容似乎一点也不过分。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宋江和方腊打仗一段说的就是这乌龙山。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学校不远处就是新安江、富春江、兰溪江三江交汇的“三江”口。舟楫纵横,水波浩瀚,尤其是顺江而下,从三江口到严子陵钓鱼台一线,更是山清水碧,风景绝佳。当时大家大概从直观印象只是觉得风景优美,但并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线是中国沿江风景优美程度仅次于三峡的“小三峡”。
那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所提到的《富春山居图》,所描写的就是这一线的两岸风光。为了一幅小小的“富春山居图”,总理都日思夜想、茶饭不香,“成了心病了”(他自己说的)!而我们,当年竟然就生活在这幅画面中,你说幸福不幸福?!
其实,梅城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积淀都十分丰富。据史料记载:梅城建制于三国时期的吴国,当时叫睦州。北宋末年发生的方腊起义就建都于睦州。后来按毛主席的说法:“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在灭了方腊起义军后,改睦州为严州,有“严加看管、不得再造反”之意。据说,咱们冶专就是原严州州府旧址。
其实,梅城真正走向萧条是建国后在新安江上游修了当时国内最大的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这样,就阻断了由安徽南部东下浙江的水道,加之建德县委由梅城迁移至白沙,梅城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才有所下降。所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梅城就好像在由当年的大家闺秀往小家碧玉转化,但小家碧玉归小家碧玉,大家小姐的风骨依然存在。
现在很有感触的是,当年有几次在梅城的寻常小巷里去过一户人家,此人也姓潘。大概是因为当年我的大学生身份常和我套近乎,邀我去他们家喝过两次茶:进了一个外表普通的院门后,是一个两层木楼的很大院落,尽管己显破旧,但当年的风采仍然可以从那些雕梁画栋、花草、鱼池中体现出来。看那样子,当年绝不是个寻常人家。
其实,梅城的民俗民情和梅城的风味小吃一样让人回味:在梅城剧院的斜对面就是一家说书屋,我们出于好奇在门口看过好几次,看到里面的人听着说书,喝着茶水,啃着瓜子,在烟雾弥漫,光线暗淡的茶桌周围,分享着那种自得其乐的实在情趣。由于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同学实在是因为听不懂当地的土言土语,要不然早就参与其中成为听众了。
梅城当年还有那种老式酒坊,临近黄昏,三俩个老头坐在柜台前,捧着粗瓷碗,喝着老酒,吃着茴香豆。那情景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模一样!在北方,还真是从未见过。
至于说到梅城的小吃,估计寻胖子这样的同学又要开始流口水了:小馄饨、米线、肉丝面、霉干菜饼、五加皮酒,没一样不可口,没一家不美味!
笔短情长,想写一篇反映梅城全貌的,但总觉得缺三少四,挂一漏万。
但对梅城,对那座隐匿于浙西山区的古朴小城,难忘的情缘却结下了,解也解不开了!
财会831班 潘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