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毕业留校工作的第二年,因学校图书馆需要增加人员,校领导准备调我到图书馆工作。但由于我是学统计专业的,对图书馆业务非常生疏,于是学校便决定派我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进修一年。
得知要去北京著名的学府学习,我别提有多高兴了。但北京大学的住房非常紧张,学校只安排进修生听课而不解决住宿问题。于是我感到犯愁,因为我从未去过北京,也没什么亲戚朋友在北京,如果住宾馆或招待所费用太高,学校也难以承受。好在和我一起去北京进修的白老师北京有熟人,在他的帮助下,我俩一起租了离北京大学不太远的一座四合院——海淀区万泉庄83号。
这是一座典型的、很有“历史”的北京四合院,座北朝南,三间正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门楼和房顶均为灰褐色琉璃瓦铺就,屋檐下依稀可见笔法遒劲的彩色绘画,粗壮的圆木廊柱虽然因岁月的风霜雨雪而变得有些暗淡,但那朱红的色调仍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座院落的古老传说……
我和白老师一人住一间厢房。这里远离闹市区,周围住户虽多,但彼此独立,又有居委会大妈的巡逻,因此是个既安静又安全的理想学习和生活场所,对此我感到十分满意。更兴奋的是,后来听说房东家的男主人刘师傅居然在北京大学食堂工作。当他知道我是北大进修生的时候非常高兴,对我的生活也更加关照。
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初住北京四合院既新奇又不太习惯。首先是用水不太方便,由于北京水资源紧张,偌大一座四合院只有院中央一个水龙头,主人家三口人加上租住的两名进修教师,两位打工者共七口人每天洗漱、洗衣、洗菜等都要在此用水。当为了赶时间而发生“冲突”时,刘师傅及其爱人总是很客气地说:“小张,你先用吧,晚上还要复习功课呢!”,听了这样的话我很感动。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深秋季节,北京早晚的天气已经十分寒冷。由于这座四合院比较陈旧,没有安装暖气设备,夜晚在房间看书往往冻得瑟瑟发抖。刘师傅看到这一切,便急忙叫人为我们的房间安装带有长烟筒的煤炉子。刘师傅爱人见我们不会生火,就主动从家里找来破毛毡、木柴等引火材料,并教我们如何点火,何时换煤,怎样清理炉渣。经过几次手把手的指导,我们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在北方初冬季节独居的小屋里,由于有一个燃烧正旺的小小煤炉,而变得暖意融融。有时夜里感到饥饿,可用铝饭盒在火炉上热点馒头、饺子,或下点面条充饥。刘师傅知道我去北大上课都要步行,就主动将他家暂时不用的一辆旧自行车借给我,从此我上学方便多了。更欣慰的是,每当星期天或节假日,我就骑着这辆自行车游览了位于海淀区的颐和园、圆明园旧址、大钟寺、清华园等名胜古迹,而每每从外面骑车回到四合院的时候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温暖。通过上述几件事情,我对刘师傅一家人充满着感激之情,也从一个侧面感觉到了北京人的豪爽与仗义。刘师傅在北大学生食堂工作,没有休息日,经常早早出去,很晚回家,很忙、很辛苦。他爱人在工厂上班,离家又远,早出晚归,也不容易。有时也能听到他们夫妻间的争吵,但吵得再厉害见到我们都是客客气气、有说有笑的。刘师傅好喝酒,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喝上几杯。每当这时,只要他知道我还没有吃饭就十分热情地叫我进屋同饮,我都是婉言谢绝,毕竟我只是一个房客,又是正在学习的进修生,但有时还是经不住刘师傅的盛情相邀……
当我离开北京二十年后再次去北京时,我特意寻觅了海淀区万泉庄,可惜包括83号在内的一片四合院或独立平房已经被高楼大厦所取代。看到此情此景,我感到十分惋惜。但在我的记忆深处,这段回忆永远挥之不去。北京四合院和北京老百姓的热情豪爽以及真诚待人的品质都让我终生难忘!
(张耀华,男,1962年1月出生,安徽庐江人。1980年至1983年就读于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统计系工业统计专业,1983年8月留校,先后在校办、统计系办和校图书馆工作,1988年调安徽省铜陵市统计局工作,现任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