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勤杰
十六年弹指一挥间,昔日青涩的少年早已为人父,为人母。十六年的打拼,许许多多的人已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有的跳出教师队伍,成为商海中叱咤风云的人物;有的到省厅成为高干;有的已是学校的一把手;更多的人已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几年一次的同学聚会,不论是非功成,不再高瞻远瞩,把酒言欢间,谈论更多的还是挥洒着我们热血,记录着我们青春的校园生活。
虽然平师早已搬迁多年,但至今回忆起母校的点点滴滴,依然恍若昨天。回想着当时,心中竟有一股淡淡的忧伤。走进学校大门,白色教学楼四楼至西向东的第二个教室,就是我们的955班。记得去年暑假同学聚会时,播放起经过多次剪辑的有着校园生活记忆的纪录片,练书法、才艺表演、校运会、告别联欢会,看着、谈着、喝着、追忆着,情到深处,很多女生眼泪就下来了。三年,多少小时,我们在这里褪去青涩,历练成长。第一任班主任是研究生物的方华林老师,带着我们构筑梦想,扬帆起航;第二任班主任是钢琴王子戈俊华老师,凭着对艺术的激情,铸就了955永远的辉煌。那一楼,那一室,刻录着我们奋发的青春。
校园的正后方,是当时颇为现代化的女生宿舍,马赛克装饰的墙面,洁白、高大地矗立在暗黄、低矮的男生宿舍的右边,我的宿舍就在2楼的第十个房间。在冬季寒冷的夜晚,每当我们裹着厚厚的棉被,跨越几十米的距离,在黑暗中去解决生理需要时,就特别羡慕女生宿舍中的单间卫生设施。在充斥着浓浓回力鞋脚臭味的房间里,7个男生畅谈了无数次的理想,角逐了无数次的力量,讨论了无数的女生,跨越了无数次的围墙,消灭了无数包的泡面,留下了洗澡时无数次的嚎叫。很多个夜晚,纪检人员走后,我们便开始了又一轮的“四国大战”,开始了打手电复习功课以达到考试合格的艰难修行。简陋的男生宿舍,记录了我们躁动的青春。
男生宿舍前,有一块与宿舍风格一致的篮球场。斑驳磨砂的水泥地面,摇摇欲坠的篮球架子。傍晚时分,看着高年级学长潇洒的身影,学弟们开始了投篮、三步上篮的学习。因为与男女生宿舍近的缘故,很多比赛都被安排在这块场地上进行,其中最受人欢迎的要算每年一届的地区篮球赛。打破班级的桎梏,来自各个县市的篮球健将们为各地区的荣誉而战。看着周围黑压压的围观同学,听着女生们山呼海啸般的尖叫声,那打球的感觉,真爽!年代久远的篮球场,挥洒着我们热血的青春。
在篮球场的周围,就是学校的操场。印象最深的是1996年的校运会,一次接力比赛的判罚,使我们班与第一名擦肩而过。回到班级,教室里异常安静,浓浓的悲伤包裹着我们每一个人,然后是哭声、哭声、还是哭声。“四十六滴水,四十六颗心……”就像班歌中所唱的那样,一次失利,把四十六颗心紧紧地团聚在一起。至此,955开始喷发出超越一切的力量,270米的跑道,述说着我们动人的青春。
回忆母校,在被高楼包围的学校中央是宛如四合院的低矮画室,在那里,我们拿起稚嫩的笔,勾勒起一代巨匠托尔斯泰的画像;在风景如画、杨柳青青的学校东南角,是一间间豆腐干似的琴房,在那里,我们触摸键盘,开始了与大师灵魂的对话;在风雨操场西边的小小器材室中,我们拿起杠铃,深蹲起立,幻想着“终结者”的完美体形。
三年时间,64亩地,我们用脚步丈量了学校的每一寸土地。茵茵青草,悠悠小径,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位学子的心中。时过境迁,如今校园早已物是人非,难寻踪迹。记得几年前,有位校友在一个论坛上传了“此情已无凭吊处”的纪念照片,甚是怀念。
编者注:纪勤杰,1998年毕业于平湖师范(嘉兴学院前身之一),现为平湖师范附属小学数学教师、教务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