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统计90届 张俊
多年来一直有写写母校的想法,可浑浑噩噩多年,记忆的片段零零散散,始终无法串联于笔端,慵懒至今竟无只言片语的记录。而对母校的记忆依然停留在幽幽的心底,难有波澜。近日偶览学校的网站,惊讶于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又惊喜地找到了本地的校友会,虽无同届故友,也还有熟悉之人,霎时记忆如放开的闸门之水堵也堵不住。
母校位于浙江嘉兴,一个极灵秀的小城。当初报考母校,是来自懵懵懂懂的少年无畏,更是来自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母校始建于宁波,后扩建于千岛湖畔的建德,后于发展前景着想迁往嘉兴,入学之时也是学校搬迁建设之高峰,因此除基本的办学设施之外,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电教设施均较为简陋。而印象最深的就是简陋的图书馆了,藏书竟有20多万册,现在的孩子们可能无法理解,在当时有这样规模的藏书已非常了不起了。学校又位于小城的郊外,难见人烟,距离理想中的高校相去甚远。短短三年,白驹过隙,却也有点点滴滴的记忆珍藏于心底,难以忘怀。
因边办学边建设,所以劳动实践课安排得比较多:荒地上植树拔草、食堂帮厨、搬运材料设备等,几乎都做过。当时的心情说不上开心,只是多了一份枯燥生活的点缀,三两同窗打打闹闹别有一番情趣。最喜欢的是帮厨了,虽然室友们都来自不同地区,有北、上、浙等发达地区,但鉴于当时各地的生活差异不大,虽清苦,但衣食无忧,在家里下厨是很少有的,更为关键的是能有促狭校友恶作剧可为:给大师傅打下手,趁师傅不备,少加或多加盐、醋、辣椒等,开饭时听到同学大声的抱怨,大厨同志的茫然不知所以,而自己在一边作一脸无辜状,心里却憋不住地坏笑,莫名其妙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因此一经点破同室友人均乐此不疲,多年以后蒙受不白之冤的师傅们还好吗?
提到学校,就不能不提当时的图书馆,虽简陋,但在娱乐生活单一的求学时代,图书馆是最有生机的地方。到图书馆里看书自是由头,想见到平时难见的人才是真,俊男或美女,想见或不想见的人都得来。大家看一下当时的众生像,能否找到自己的影子:愁眉苦脸半天不翻一页的哥们一定是失恋了吧;摊开书本而两眼左顾右盼的主在寻找新目标?奋笔疾书的同学就是在学海中的求索者?非也!其实是在抄录十四行爱情诗吧……而来自著名的314寝室的我的狐朋狗友们在干嘛呢?有段时间我惊讶地发现这几个闲不住的家伙竟然有时间就往图书馆跑,回来时还表情各异,时而长吁,时而短叹,追问起来又神神秘秘不知所云。经跟踪暗访后,懵懂的我也有事没事往那跑,为的就是看一看美丽可人的图书管理员姐姐,一见之下疑为天人的感觉绝对有,想来出自诸暨“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也不过如此,神仙姐姐的惊鸿一瞥也难出其右:轻声细语中无不显露着江南女子的灵秀,更难能可贵的是姐姐的名字,白璧无瑕超凡脱俗,云之轻盈无以言书。时光荏苒,姐姐的相貌已逐渐模糊,可对我等情窦初开的少年的触动是无法忘怀的。
江南本是书香气极为浓郁的地方,徜徉在古色古香的老街,水榭楼阁,小桥流水自不待言,而三两步就能见到文人骚客的墨宝,着实令人惊叹。极不显眼的浅巷陋室,竟赫然竖立着出自大家名流的作品,更别说古朴威严的深宅大院了。似我等来自江北小城,难以附庸风雅之人也慢抬脚步,作欣赏状,轻吟指点摇头晃脑,游一圈下来虽腰酸腿疼,可也无怨无悔,所谓酸痛事小,失节事大,若被人看到身上的粗俗无知,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嘉兴出名的地方自然是党的诞生地(烟雨南湖中已有讲述),还有就是五芳斋的粽子。当时还没有杭帮菜这么一说,也是我等清贫学子无能力体会到的。精致的江南小吃倒没少尝,最好吃的当属炸臭豆腐、清蒸汤包等,均为清贫学子之首选。回到本地也时常能碰到,但有如当时的味道却难觅其踪。岁月如梭,记忆中的美味似流水渐行渐远。
驻足江南便不得不提到如水般的水乡女子,更有浅唱低吟般的莺莺吴语。江南女子本极清秀,又极会妆扮,再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古朴中,此情此景似我等如入大观园般目不暇接,顾此失彼。每逢周末,在街头徜徉是一种难得的景致。烟雨蒙蒙的江南,古朴幽然的水乡小镇,再似明镜般长长的石板路,不经意时会转出一位撑油纸伞的古典女子,着碎花石墨兰短襟,伴着滴水样轻盈的脚步,梦幻般擦肩而过。不记得有多少次了,留下的记忆似刀刻般清晰,恍如昨日,难以释怀。
留住的是记忆,留不住的是青春。昔日的江南七才子都小有成就了吧,我们期待重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