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茬,自我1955年入学,己时隔六十多年。但是母校——平师(嘉兴学院前身之一),教书育人、真心关爱学生的风韵,依旧被大家赞为美梦绽开的殿堂。
一、开学典礼上
平师这所省属培养小学教师的中专师范学校,在浙北早己名闻遐迩。那里经济发达、物产丰饶,是江南难得的一处胜地。
当年报考平师,十里挑一,我用足苦功,方才榜上有名。
开学前一天,我从嘉善乘着前往平湖的轮船。船刚到码头,人才上岸,一幅“热烈欢迎新同学!”的大红标语便映入我的眼帘。胸佩“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校徽的同学争着帮我搬行李,并把它装进三轮车,然后让我也坐进车里,老同学蹬着三轮车,奔向学校。
我心想,读平师的路是走对了。你只要看看平湖师范的校风,那迎新的标语,它所传递出的温馨,以及老同学那股热情助人的风貌,无不彰显出母校所孕育的师德。
新学年伊始,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我记忆颇为深刻的是,时任校长张大为会把全校六十多位老师一起请到主席台上就坐,他在作完言简意赅的发言以后,就会向全体学生一一介绍学校的每一位领导和老师。
在这一别开生面的仪式上,我以敬羡的眼光听着张校长娓娓动情的诉说,看着被介绍的领导和老师们神采飞扬的脸庞以及他们自信和坚毅的神情,琢磨着张校长这一不同凡响的举措所蕴含的深意。
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首先要把师范学校建设好。作为培养师资的母校,选好校长是首要。于是,时任嘉兴地委宣传部科长的张大为走马上任。我1955年夏被录取,张大为科长也在这一年挑起了一校之长的重任。而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固然重要,但是老师和其他领导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于是,便出现了开头动人的一幕。
二、中秋之夜
学校里度过的中秋节,总令我难以释怀。
记得1955年的那个中秋节,学校特别邀请了一位从上海音乐学院来的校友,为母校师生献唱。她那动听的歌声,把中秋团圆之夜演绎得柔情万种,又热情奔放,博得在场师生一次次的掌声。她在演唱《我和我的祖国》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时,在场的师生都情不自禁地一起和着她美妙的的歌声唱了起来,场面极为炽烈。
在这所培育师资的学校里,专业课的老师是很棒的,但技能课的老师也不示弱,音乐、美术、体育等都独树一帜。就音乐教学而言,音乐老师张锡媛的课总是百听不厌,她不但歌教得好,而且钢琴也弹得好,她要求学生每天练琴,我常常前往琴室弹练,考核时总得5分,经常博得张老师的称赞。
1956年的中秋节,学校为排解学生的思家之情,膳食科的梅德堃老师还特意为同学做了一道糖醋带魚,每桌还分得了半只酱鸭。当我们品尝美味佳肴时,一种对学校的感谢、感恩之意,便从心底油然而起。
在菜香饭饱之后,我所在的史瑞芬班的50位同学端起凳子,走到操场一隅,围成圆圈,在明亮的圆月之下,我们自行组织了一场愉悦的赏月晚会。每位同学还缴了两角钱的班会费。生活委员陈寿宝,这位比我大九岁的学姐,给每人分得两个5分钱的月饼,在我们演唱节目之余,也吃得饶有兴味。班主任沈烽如老师则自掏腰包,为全班同学买了三斤糖果,在这次中秋赏月之夜,增添了难以忘却的师生情谊。沈老师那种关爱学生的师德情操,是我等的楷模。我还深切地感悟到,当老师就要像沈老师那样,心里时刻装着学生。
我在就学期间,学校总是鼓励我们实践,凡是学生能做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本领。“在校当好一名师范生,为将来当好一名老师”,简洁且有力度的名言,时刻激励、鞭策着每一位学子的一言一行。
这就是母校,从校长到老师,在塑造新老师的进程中,所给予每一位学生的熏陶和感染。
三、毕业前的“厚礼”
1958年毕业前夕,突然,学校通知一些同学要治疗血吸虫病。在长长的治“虫”名单中,我也赫然在列。
血吸虫病,是浙北地区的一大重症,且难以治愈,上些年纪的人,都对它深恶痛绝。
张校长把学生的健康牢记在心。那年五月,他就吩咐校医务室的医生,对行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有无血吸虫感染的化验。学校不但关心学生在求学期间的健康,对即将奔赴教师岗位的学生也尽心尽责。
这件事情在向县卫生局报批时,因治疗的床位紧张,卫生部门一时难以承担。面对突发情由,张校长亲力亲为,当即与平师附小磋商,借用附小教室,以期不改治疗血吸虫病的初衷。
毕业前夕,我邂逅学校给我诊治血吸虫病的“厚礼”,使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一次重要转向。
治愈血吸虫病以后,在当年7月,我被嘉善县文教局分配至罗星乡中心小学任教。当教师不到半年,参军体检合格,终于圆了我投笔从戎、立志报国的宏愿。
显然,当上一名小学老师,以及不久走上从军卫国之旅,都得益于母校的三年培养。
作者简介:李贤宝,1958年普师毕业,先到小学任教,后应征入伍,先后在空军上海侦查站、空军浙江侦查站、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部学习、工作,1976年转业至嘉兴东栅中学,以后在嘉兴市教委高教、成教处工作,1999年在市职教中心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