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烟
郭维平
郭维平:郭维平,女,教授,1978年10月平湖师范学校毕业留校,曾任平湖师范学校副校长、嘉兴学院平湖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现受聘为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有多所母校,但与我一生关联最大的当数平湖师范(嘉兴学院前身之一)。岁月悠悠,我在她怀里一靠就是四十多年。随着时光的流逝,师范已成为我的第二个家。蓦然回首,逝去的岁月还那么清晰可见。
我是在做下乡知青时被推荐来读师范的,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却哭了一场。因为平师与我原来的志向相去甚远,曾经高中的尖子生、下乡知青的省代表,却被送到了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读书,太郁闷了!然而,到校后的经历让我很快改变了心态。
记得报到那天,从嘉善到平湖坐了三个小时的轮船。随着船靠岸的汽笛声,一群年轻人映入眼框,等不及轮船停稳,热情的欢迎扑面而来,所带的行李也被抢走了,原来是学长们来接站。一个老乡说是认得我,一路介绍个不停,话语间洋溢着对学校的喜爱。踩着不甚平整的沙石路,欢声笑语洒了一地。这一幕就此镌刻在我青春的记忆里了。
平湖师范的校舍虽然陈旧,里面的风景却很诱人。
老师们是第一道风景。至今仍很清楚地记得:见了我们要红脸的年轻的班主任,上课清晰易懂、喜欢在讲台上踱步的代数老师,平易近人、裤脚口用订书机随意订上的几何老师,讲课风趣的语基老师,教我单独练发音的、和蔼可亲的音乐老师,语调轻缓的心理学老师,风风火火的体育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是那么亲切、负责、有内涵,不哗众取宠,只有对学生默默地付出以及如春风般和煦的爱,这真是值得信赖的团体。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这所师范学校的历史与底蕴,辗转多地,几十年风风雨雨,竟积淀了这么一批满腹经纶、对教育工作心无旁骛的老师!遇见他们真是幸运。
我的同学们组成了第二道风景。宿舍里年纪最大的是个上海知青,她总喜欢讲些我们不知道的新闻、趣闻,让大家开眼界;班长是从萧山农场来的杭州知青,是个平易近人的老大哥,什么事都照顾别人。我是属于年龄小的,虽是副班长,却一直被同学们照顾着,有点娇宠。吃饭是学校供给的,每月11元钱,8人一桌,中间一小砂锅菜站着吃,尽管没凳子坐也没菜可挑拣,但大家仍是你谦我让吃得津津有味,饭量小的还会把饭票让给其他同学。洗衣服用的是一排宿舍外面仅有的两个水笼头,傍晚时往往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嘻嘻哈哈笑声一片,大热天没风扇还会打上一大盆冷水放床底下降温,有趣得很。谁有困难了大家都会关心帮助,同学间的情谊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丽。很多人来自农村,觉得能来读书已很幸运,能成为“人民教师”更是幸运,都想以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这一切深深感染了我,不由得全身心融入其中。
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又一道风景。我是喜欢活动的,运动场上的跳跃追逐、舞台上的表演,800米长跑第一、跳远第一,虽在数理班却拿到了语文基础知识比赛第一名,真是开心得很。尽管当时的舞台很简陋,操场跑道更没法与现在的比,但处处洋溢着我们青春的气息与快乐。
就这样,我逐渐迷上了母校的风景,爱上了这个地方。
毕业后学校留我做了数学教师,于是我继续享受着母校的爱。第一次上讲台要教的是文革后首批高考进来考分不低的学生,看到我这么个没经过高考刚留校的小年轻教他们微积分,就要求学校换高水平的老教师上高等数学。我有点发懵,领导与其他老师却马上来给他们做工作,鼓励我站稳讲台,甚至把自己的教案给了我,于是激发了我的潜能,决定努力一把,说什么也不能辜负母校的期望。学生们也慢慢理解我了,半年课上下来,我和不少学生成了好朋友。此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高水平的教师。母校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机会,先后送我到省教育学院、杭州大学、浙师大进修,慢慢我就走过了新教师的适应期,走过了初做班主任的忐忑不安,有了教师的自信与自豪,是母校给了我生活的热情和事业的理想。
几十年来,母校变化很大。80年代后期,一批新楼拔地而起,“求是楼”、“弦歌楼”、“实验楼”,还有那山石耸立、流水潺潺的“师府林”,不经意间竟成了一代代学子永恒的记忆。90年代开始学校办五年制大专,美丽的校园中穿梭着认真求学的莘莘学子,学校人气旺,“省示范性师范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等桂冠获得不少。大门进去耸立着的那白玉雕成的女教师塑像,好像在不断诉说着校园的故事;“求真务实,善教勤学”的朴素的校训以鲜红的色彩警示着我们;校友们特意凑钱做的文化墙体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几个金闪闪的大字,令路过的人们都不由得用心看上几眼,潜移默化地受着感染。
看着母校的发展,看着学生的成长,我的内心充实又感动,能和培养自己的学校一起发展,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努力为母校添上一丝绚丽,“求真务实”便一天也不敢忘记,看书、思考、钻研、提升,工作自然成了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教学到行政,从教师到领导,工作着是快乐的、美丽的。学生多了,作为教师的幸福感也在加深,在外面常会听到“这是我的老师”,有时我也会来上一句“他是我的学生”,其中的温暖与自豪是其他东西无可替代的。年轻时的看法早已改变,当教师也很有意义啊!
2004年平湖师范并入了嘉兴学院,后又搬到新校区,这是时代带来的变化。层次高了,压力也大了,每年初秋,远道而来在草坪上盘旋飞翔的白鹭见证着校区一年年的曲折发展。我从新教师变成老教师,从讲师到教授,几十年走下来,一天也不敢松懈,除了教学与科研,还有校区的发展,都成了心中的执念,总想在退休前还能做些什么,对得起母校也对得起自己。近几年师范两个专业已先后升本,又成立了单独的师范学院,孕育着新的希望,注定有更大发展。回望从中专、大专到本科的经历,一路走得并不轻松,整整40年,这份亲情已无法隔断,喜欢着你的喜欢,担忧着你的担忧,不知从何日起成了习惯。虽然去年退休了,但母校是我永远的牵挂,那是一种家的牵挂。
隔着岁月的云烟,我们都在经历着、等待着、期盼着,虽然岁月留给我的是已不年轻的身影和甚至开始蹒跚的脚步,但岁月带不走以往的记忆,往事并不如烟。母校曾经的发展与辉煌是我们的骄傲,母校更美好的前景是我们衷心的期盼。如果说还能为母校做点什么,我必将尽力而为。让我们为母校祝福吧,祝她越来越康健,桃李更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