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花,是所有有颜色的花里,最香的。为我诠释这句话的真实性的,除了著名的夜来香,就是母校图书馆边的那丛白色栀子花。同样是安静又友善的香,栀子花曼妙的风姿,优雅的体态,胜过夜来香多矣。
母校,是一个人成长路途上抹不去也不愿意抹去的烙印。那个在我求学的时候还叫“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而今升级成“嘉兴学院”的母校,是我的诗歌,更是我的远方。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样会是。看见它的时候,我开心雀跃;看不见它的时候,它就如同一丛安静的栀子花,绽放在记忆里最柔软的那个角落。
从广西的一个小矿山里出发,一脚踩到一个唯有在诗与梦里颂扬的江南,母校便是那个连接梦境与现实的接口。
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一个山里的小姑娘第一次跑到江南,心里是多么地兴奋与忐忑。绿皮火车咣当咣当向前跑,风景在眼前次第打开,对于一个一直没出过远门的女孩来说,该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车厢并不拥挤,我和另一位同行的同学,就像入定的老僧,镇定地看着其他的旅客上了又下,下了又上。路虽远,但很带劲。
那时的我,是多么年轻呀。
接下来在母校的时光,是一生中最为惬意的:上课、下课、吃饭、打水,到澡堂子里洗澡、没课的时候和同学到街上溜弯、跑到街上买回文虎酱鸭或者去五芳斋吃棕子……当我在电脑上敲下这些句子的时候,嘴角依旧忍不住往上翘,哪怕是昔日的小狼狈,在今天看来都充满了可爱、纯真与美好。
母校是一个可爱的圆心,从这个圆心出发,可以自由地发散到周边的任何在一个诗歌里和画里出现的地名。在那段时间里,我和我的同学,无一例外地把著名的杭州、苏州、绍兴、湖州、南京等地一一逛了个遍。那段时光,现在回忆起来像个梦境。
母校以各种各样的面目,在大大小小的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的脑海里,留下了烙印,多年以后,还是那么地鲜活与生动。一讲起来,就会会心一笑;一回忆起来,血液的流动就会加速。
一别多年,再回母校,竟是为其贺百年大寿。
2014年10月18日,秋风初起的金秋,百年大寿的母校,以联合兼并了好几个院校的崭新模样,以 “嘉兴学院”的模样,欢迎我们这些重返母校的学子。
十几年了,因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有再回母校。十几年日夜流逝的光阴,深刻地改变了大地的地貌,改变了出行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却不能改变再回母校的激动。母校为我们这些重返母校的学子细心地安排好了一切,才下飞机,就收到了来接机的老师的短信。当我们再次张望母校里曾经熟悉的一草一木,却有些陌生。然而,我们当初学习的教室还在,昔日的阶梯教室还在,曾经住的那间宿舍也在!只是,在同样的场景里活跃着的那些青春的面孔,已经不是我们了。这既让人欣喜,又有点神伤。走在母校的新校区里,满满的,都是自豪。在时光的惊涛骇浪中能屹立不倒,发展壮大,无论如何都是一件极其浪漫的事。
与我一起代表柳州校友会前往嘉兴为母校庆祝百年华诞的廖洪斌师兄,趁着这次百年校庆重回母校的机会,设宴答谢自己的老师,我作为师妹也参与了这次谢师宴。看到师兄离校多年,还能找到自己的老师,还能以一杯热情洋溢的酒水,一桌丰盛的饭菜,感谢老师当初的培养之恩,真是一件幸福满满的事情。而我自己上学时给我们任教的老师,早已因为种种原因不再在母校任教,已然消失在茫茫人海里难有机缘寻到。好在,时光待我不薄,还能够把师兄的老师们,当成自己的老师来敬爱。师兄宴请到场的两位老师,虽年过古稀,却精神矍铄、风采依然。他们带着师母赴宴,谈笑风生,其思路之清晰,其思维之敏捷,足以秒杀芸芸众生。就连年轻人玩得不亦乐乎的微信,老师的熟练程度也丝毫不亚于我们,和我们谈起时事来,完全无缝对接。在老师面前,我们这些自认已经不再年轻的人,一下子找到了当初在老师面前顽童的感受,恍若时光倒流,又成了那个要好好听讲的孩子。我们青涩的青春,我们逝去的记忆,我们过往的时光,在橙色调的温暖灯光里、轻声细语的欢乐中,在依然耳聪目明的老师慈爱的目光下,得到了完美的寄托。两位老师都经历过文革的洗礼,却在磨难中不仅完好地把自身与知识保存下来,还把时光积淀成轻声细言的赞美,不紧不慢地跟随这瞬息万变的世界。老师和师母年轻的心态,生动地为我讲解,优雅地老去是一件多么值得赞美的事情。那个夜晚的记忆,足够温暖一生,它让人不再害怕时光,平庸的人害怕老去,在老师那里,变化的只是光阴,不变的是那颗纯净无暇的满满的爱人的心。
还有我的同班同学们。我们都在恰同学少年的年纪,一起相聚在母校美丽的校园里。我在参加母校的百年大庆时,利用网络给我没能到现场的同学们直播我眼中的百年校庆;为他们展示母校安排的宾馆;展示庞大的志愿者阵容;分享记录母校百年光阴的沙画记录片和师弟师妹们演唱的校歌……同学们也通过网络,和我一起分享母校百年华诞的欢乐,和我一起辨认母校的点滴变化。久未谋面的同学,毕业后分布在祖国的天南与海北,在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的生活中各自忙碌着。这一回,却不约而同地一起透过屏幕,重温共同的记忆与共同的欢乐。那扑面而来的同窗之情,犹如一道暖流,在手机屏幕间奔涌。母校,在我与同学们之间制造了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母校那小桥流水般的清淡悠扬的回忆,再一次,把我们拉回过往。
而今,经历了一百零二年跌宕岁月的母校,将迎来又一个春天。杏花微雨的,轻烟淡水的嘉兴,本身就已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而我们的母校,以及那一丛栀子花,也在我的记忆深处,款款地释放着脉脉幽香。
作者简介:梁雪珊,女,1994年毕业于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嘉兴学院前身之一)市场营销专业,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现为自由职业人。曾经出版个人散文作品集《有一集》。有小说散文作品散见于《广西文学》《奔流》等省级纯文学杂志。多次参与柳州市散文大赛并获奖。在《柳州日报》《柳州晚报》《南方文学》《北欧时报》等等省内外杂志报刊发表作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