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之滨、雁荡山麓,有一方闻名四方的热土,这就是被经济界誉为“温州模式发源地”的乐清市。
校友卢岩南,他的高大伟岸是乐清人里少有,他的内心世界则细腻而温和。工管308班同学都亲切地称呼他“老班长”,时任乐清市委副书记的林建伟评价他“是个领军人物,组织能力很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卷)里,看到他的名字:“卢岩南,1942年9月出生,浙江人。高级政工师。毕业于浙江省冶金工业学校。现任乐清市长途汽车运输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兼任总公司工会主席,乐清市政工师协会理事长。1994年被评为浙江省百名优秀政工师……”。
牛年春节,我回到阔别十年的故乡——乐清市,第一个想见面的人就是这位老同学。卢岩南在罗马假日酒店为我接风,罗马假日酒店开设在交通大厦的1-6层。交通大厦是乐清市区最高建筑,有35层,外墙涂成橙红色,艳丽夺目。它是卢岩南与领导班子一次成功决策的产物。上世纪90年代,长运总公司有地没有钱,就以土地使用权转让,招开发商建设起来,起名“交通大厦”。开发商将6800平米房产划归长运总公司,每年为总公司带来120万元的净收益。当我站在西塔山上俯瞰乐清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大厦,现在它已成为乐清市区的标志。我由衷的赞叹:卢岩南与领导班子当年具有的远见卓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俗语说“大河有水小河满”,而卢岩南爱说这样一句话“小河水满流大河”。同为七个字,一字之异,排序相反,却藏有玄机,大有学问。上世纪80年代,十万农民推销大军成就了乐清,使之成为电器王国。这给当时没有火车的温州地区的汽车运输业带来大机遇。但是国营企业体制的弊端,“敌”不过同行的民营企业,长运总公司利润表上出现了赤字。没有大风大浪,鲤鱼永远也跳不过龙门。卢岩南与领导层借风浪,踏出一条“单车承包,人人承包”的路来。当时有位干部阻挠改制,第二天主持全面工作的卢岩南就在会上摘掉那位干部的“乌纱帽”。总公司迅速出台方案,卢岩南亲自计算出一个个承包数据,量化细化目标。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个人收入增加了,企业第一年就转亏为盈利。1988年长运总公司固定资产只有500万,而走进2000年,固定资产超过5000万。“12年”增长“10倍”,瞧,够“牛”的吧!事实教育了那位干部,后又受到卢岩南的重用与提拔。
乐清人以“敢为天下先”而著称,占领不少发展先机,不断启动着新的业绩和希望。为了凝聚人心,留住人才,卢岩南抢先为职工办了四件实事。“筑巢引凤”,兴建职工宿舍,解决无房职工后顾之忧,可以让人安心工作;让职工出资,创办交通劳动服务公司,有出租车200辆,汽车修理等,至今所有出资职工每年都得30%的回报;办理企业补充养老基金,这在乐清国有企业中是独树一帜的,现在每位退休职工,在国家养老金基础上,加发25%的企业补充养老金;组建工会慈善基金会,由企业捐一点,会员自愿捐一点,为特困户排忧解难,营造了一种大家庭般的温暖融洽的氛围。这些看来都是小事情,卢岩南却做得津津有味。四件小事增强了企业与员工之间亲和力,最终带来企业的长盛不衰。这远比空洞的说教更具有震撼力。卢岩南他也说,说的是自己的体会;他也教,教的是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人品,谁能不心服口服呢?
谈起人生角色的转换,卢岩南对母校有着特殊的感情。“你认为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什么时候?”,我问卢岩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在建德梅城那三年,那对人生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是的,正是这三年,他就读“工业企业管理系”,练就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使他的人生历程向着更广阔的领域拓展。1980年他从母校调回故乡,加盟交通行业,也将在母校工作16年的经验带回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一路走来,求新求变,增添了许许多多的感悟。他整理成论文多篇,发表在《当代领导的改革观》,并被编入中国当代改革丛书——《改革理论与实践》(第四卷)。“也许这是一份最高分的答卷。”卢岩南又说起梅城的教室,脸上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之情。
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求名来名自扬。卢岩南身兼数职,作为党委副书记,他被评为温州市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他的公司获得省委、省府命名的“文明单位”光荣称号。作为副总经理,他被邀在温州地区运输工作会上介绍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经验,在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地区,他的公司成为省属公路运输行业最大企业,更属不易。作为工会主席,他深得所有员工的好评。他常常喜欢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员工们心情愉快地上下班,这时候他的心里就特别舒坦。
2008年5月6日,《乐清日报》头版登载记者报导 :卢岩南这位新时代“农夫”,山顶搭起茅屋种菜五载。并刊登大幅彩照:卢岩南手握锄头,正在菜地松土。卢岩南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就喜欢庄稼的味道。45年前,卢班长带头在梅城校园里种菜,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同学们能吃上一盘自己种的青菜该有多美。如今他在爬山路途上,发现杂草丛生的荒地,自然地萌发了灵感——开荒种菜。今年2月4日正逢立春时节,卢岩南邀我上山享受农家生活。沿着蜿蜒山路,翻山越岭45分钟,来到徐公山上的那间茅草屋里。眼前就是那几块菜地(一亩左右),种植着韭菜、萝卜、豌豆、土豆、葱蒜等十几种植物。周边的松树是当年卢岩南带领公司共青团员们栽植起来的。那里的山泉水清纯、甘冽,空气中富含负离子。“种菜真好,爬山更积极了,身体健康了,心情开朗了。”卢岩南喜滋滋地说。
回到山下,一招手就有出租车停在面前。真巧,这辆写着“交通”两字的出租车,属于卢岩南当年创办的交通劳动服务公司的。当司机得知坐在身边的是公司的老领导时,客气地说免费送我们。公司使这位司机有工作做,工作着是美丽的,能不感激吗?卢岩南退休近6年,总是牵挂着企业的发展。总公司仍给他保留着那间大办公室,他仍在几个协会里带带年轻人,做做具体工作。这不,在办公室休息片刻后,他又拿起电话,通知召开乐清市政工师协会年会,安排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套用过去那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歌名,祝愿我的老班长、老朋友、老乡的他,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