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良,男,1965年10月出生,1984年7月毕业于嘉兴卫生学校医士专业,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现任嘉兴市康慈医院院长,嘉兴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200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精神科医生。
唐建良曾有个朴素的愿望:“用一生的精力去做好一名医生”。为了这样一个愿望,他一直努力着。从医生到院长,为了做好一名医生,他学会了学习;为了做好一名院长,他在学习中学会了思考,在思考中学会了创新。为了能使更多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为了使精神疾病患者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为了全市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他四处奔波,大声疾呼。在他的努力下,构建了具有桐乡特色的精防工作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措施、政策。
观念决定一切实 细节决定成败
以前的康慈医院,虽说称其为市级医院,其实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看,与乡镇卫生院差别不大。唐建良当院长后,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仔细地阅读了“哈佛管理丛书”。他边学习,边思索,发现这一种“不大的差别”最大的问题在于观念。
在2004年,医院召开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会议,会上每个科室发了两本书,一本是《致加西亚的信》,另一本是《没有任何借口》,要求每个人必须读,并开展讨论,撰写读后感。会上,谁也不知道院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人开玩笑问:“院长是不是中‘毒’了?”然而没想到的是,两本书带来了“康慈人”观念的改变,通过学习讨论,职工领悟了“一个成功的人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而且总是把时间花在工作中、学习上,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从罗文的身上学会了“忠诚敬业,创新、主动工作,不避艰苦、勇于奋斗,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品质。
作为院长,唐建良始终没有放弃职工品质的培养,始终没有放弃团队精神的培育。先后开展了《谁动了我的奶酪》、《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的读书活动,并将其思想运用于具体的工作。在《谁动了我的奶酪》的读书活动中,使医院发展的规划深入人心,使职工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并从医院的发展变化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细节决定成败》的学习讨论中,提出了“100-1=0“的工作法则,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的质量。
院长的一番苦心,带来了医院职工观念的改变,确立了“安全、高效、快乐”的服务理念,塑造了“团结务实、敬业创新”的康慈精神。
医院的老职工陈国光说:“唐院长,行动超前,思维超前。凡要办一件事,只要目标既定,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事情办好。”
2001年的秋天,康慈医院并没有人感觉到这个秋天有什么不一样。但作为院长,唐建良却度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一个宏伟的目标在他的脑海里反复酝酿。终于有一天,康慈医院搬迁的目标宣布了,全院上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没什么必要搬迁,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乌镇“神经病医院”了;有人感到计划脱离实际,主要考虑医院没有搬迁的实力,包括资金和队伍素质等方面。然而,可喜的是在中层以上领导中有70%的人支持,这一种支持,来源于他们对唐建良个人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的肯定。从此,唐建良带领“康慈人”踏上了迁建和发展之路。
为了迁建发展规模的需要,唐建良启动了医院的人才工程和科教兴院工程。短短几年时间,医院共引进人才9人,其中副高职称6人,研究生2人,本科1人。同时,医院在困境中,舍得投入,鼓励年轻人考研究生。目前,已培养研究生2人,1人在读。人才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科技工作。近年来,医院每年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每年都有科技项目立项,每年都有科技成果获奖。
医院迁建计划实施过程中,资金十分短缺,唐建良顶住压力,四处奔波呼吁,争取迁建工程项目资金。直到2003年,康慈医院迁建工程项目得到首肯并立项。接下来的几年中,唐建良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各级领导,取得各级领导的支持;感动医院职工,赢得医院职工的理解。2007年12月28日,医院顺利搬迁。
但愿我的声音和行动能带来精神卫生事业的改变
作为一个精神科的医生,唐建良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心理卫生、精神医学的研究。作为一名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院长,从来没有停止过为开创精神卫生事业新局面而付出。这一切,对于唐建良来说,只需要看到“我的声音和行动能带来精神卫生事业的改变。”
凡是与唐建良接触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他从不放弃任何机会宣传精神卫生,有人说“唐建良讲起精神卫生比安利直销员讲‘纽崔莱’还要充满激情。”
是呀!因为他比其它人更明白精神卫生的现状。虽然宣传、呼吁并不能为医院产生多少直接的经济利益,但他看到的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唐建良说:“目前,从大的范围看,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占总人口比例在15%,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占总人口1.5‰。前几年工作的重点是那1.5‰的重型精神疾病患者,今后的重点要放到那15%去,要广泛开展焦虑症、强迫症、忧郁症、睡眠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教师、公务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的心理问题等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达到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减少社会问题的目的。”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每年两会期间,他积极争取会议发言,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呼吁社会关注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他利用讲座、报告等形式,到机关、学校、企业积极宣传精神卫生知识;他利用医院的调研成果,积极做好政府参谋,推进精神卫生工作。1999年全市开展了精神病人“解锁行动”,共有12位关锁精神病人被解“锁”,并得到了有效治疗;出台了《桐乡市特困精神病人住院费用分级负担实施意见》,对低保户精神病人住院实施治疗费用二级负担,由镇及市财政各负担50%,解决了低保精神病人的住院问题,近年来治疗贫困家庭精神病人近1000余人次,总费用在200万元以上;建立完善了以卫生部门为重点的三级精神病技术防治网络体系,并不断强化网底作用。2007年对全市448名社区责任医生进行了全覆盖的精神病知识培训;广泛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义诊活动,在广播电台“健康门诊”中开设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专题,每年出刊四期《心理卫生与健康》共两万余份发放在社区、学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
在唐建良2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不知道有多少病人在他的治疗下重回社会,也不知有多少因病致贫的家庭在他的帮助下得到援助。在当院长期间,他以超乎常人的勇气、胆识和毅力,完成了康慈医院的第三次创业,有力地推进了桐乡乃至整个嘉兴地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他本人曾先后被授予嘉兴市卫生系统第三批优秀人才、桐乡市十佳专业技术人才、桐乡百杰、优秀政协委员、桐乡优秀科普工作者、桐乡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原载《 < 影响·感动> ——桐乡卫生系统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