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温州调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温州的经济发展情况又—次吸引了世人的眼球。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浙江省人大代表、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德文。
“我向总理建言:一、直接为中小企业减税;二、加快金融对内开放的步伐;三、加大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四、适度调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五、建议国务院设立国家中小企业管理总局”
《检察风云》:10月4日您在陪同温家宝总理考察时,当面向总理提出五条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的建议,能介绍—下建议的具体内容吗?
周德文:我向总理建言:一、直接为中小企业减税;二、加快金融对内开放的步伐;三、加大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四、适度调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五、建议国务院设立国家中小企业管理总局。对此,温总理表示非常赞赏,说:“你系统地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困难的办法,你是温州最有权威的发言人。”温总理表示回京后将会同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检察风云》:温州人在温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别具—格的温州模式。请问,何谓温州模式?
周德文: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大地上涌现了多种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有鲜明区域特点的有三种模式:一是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集体经济为主,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即“苏南模式”;二是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通过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式,即为“珠江模式”;三是浙江的温州地区,充分尊重和发挥民众的首创精神,放手发展个体私有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供销员队伍为骨干,农村集镇为依托,家庭工业为基础的新型产销基地。由此,被新闻界、理论界称之为“温州模式”。有关资料显示,当时“苏南模式”80%以上为集体经济;“珠江模式”80%以上是外向型经济,而“温州模式”80%以上是民营经济。如今温州经济中民营经济已超过90%。由此可见,所谓温州模式,说到底就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
温州模式的特殊基因在于:被贫穷重压的温州人自发或自觉爆发出巨大的经济变革勇气。他们只关注市场,不在乎具体的形式,他们与世无争,不管有关经济的争论到底是偏左还是偏右;他们对创新乐此不疲,甚至也不在乎某种创新可能会捅出天大窟窿,因为只有创新才有活路;他们胆大,也有自知之明,熟悉草根的软肋,索性抱团,一个浪头打过来,还能活得有滋有味……
曾担任过温州市委书记的董朝才这样评价温州模式:温州模式的实质就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敢吃天下苦、敢闯天下难的创业精神。
温州模式被国内理论界评述为: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和市场体系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农村以小城镇为中心,自力更生地从自发发展到自觉发展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创新模式,也是最富有中国乡土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以专业市场为依据,以供销员队伍及农村能人为骨干,以农村包围城市,发展经济、繁荣经济。
温州模式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商业模式,而是一群有血有肉的民营企业家走出来的创富之路,有着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也隐藏着历史的沧桑和智慧。温州模式,是一面时代的旗帜。
《检察风云》:温州模式带来的巨大效益已经毋庸置疑,然而在当时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很多,您当时怎么看温州模式的必然性?
周德文:温州模式自产生之日起,争议一直伴随着它,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争论的焦点甚至上升到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温州发展经济之路,被人斥之为复辟资本主义,温州的股份合作制和民营企业被斥之为“资本主义的禾苗”,当时还有调查组来温州,意欲收集温州变“资”、变“修”的证据和黑材料。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解决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性问题,也解决了对“温州模式”的争论。经近20年的实践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最终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国策之后,到90年代末期,争议终于以温州模式得到了政治上、理论上被广泛的承认,并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模式,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而告终。
《检察风云》:据悉,一种有别于温州模式的新温州模式已经诞生。请问它的发展趋势如何?
周德文:新温州模式有五大趋势:其一,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制造业从低成本竞争和价格的竞争将进一步提升到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竞争;其二,企业以资产经营为主逐步走向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并重发展,温州是靠“小商品、大市场”发迹的,温州企业大多也是靠小商品的生产经营来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的,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温州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在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要使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就必须学会利用资本市场和通过资本运作把自己做大做强;其三,外向型的经济快速增长,贸易区际化向国际化拓展,新温州经济,已由对国内区际市场压倒优势的依赖,正变为区际、国际市场并重,并逐步走向国际化;其四,第三产业异军突起,逐步取代制造业而成为GOP的主要创造者,温州模式20多年,实际上是以轻工产品为主体的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尤其是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非农化重心会逐步移往服务业一边;其五,打造区域品牌和信用温州,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社会诚信体系。温州曾经在—段时间,几乎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杭州、南京火烧温州鞋,全国不少城市拒卖温州货,这也是早期“温州模式”备受责难的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温州市委、市府痛定思痛拟通过建设信用温州,进一步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提高温州城市的整体素质和形象,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温州现已经涌现了一大批注重质量、注重品牌、注重信用的企业。目前已有15个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鞋业质量已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十大中国鞋王中,温州占了三席,全国28个鞋类免检产品,温州占了14个,特别是温州拿到了“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服装名城”、“中国笔都”、“中国锁都”等一系列国家级名片,使“温州制造”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区域品牌。
“温州模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倒逼机制下,温州经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业,产业结构将变得越来越合理,经济增长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先进。
《检察风云》:温州模式让温州人先富裕了起来,富裕起来的温州人将会把积累起来的财富投向何处?
周德文:温州资金的投资已越来越理性,由于温州当地的资源有限,温州人把目光投向了更远更高的地方。目前,由于房地产降温,温州的1000亿回流资金需找出路,现在的投资按照政策的导向更趋理性化,温州民间资本倾向于投资四个领域:资源、高科技、金融以及国企并购等,其中,资源和高科技项目最受青睐。
目前,温州企业家最感兴趣的是有色金属矿山、煤矿、油田等大型资源性项目。而青藏铁路的开通,更是为温州资金投资矿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当然,国有企业改制项目也受青睐,目前全国很多地方的国资部门都向温州民企伸出了橄榄枝,温州民企人民电器一家就在上海兼并了十多家国有企业。
我认为高新技术产业也是温州人最重要的投资方向。温州资金原来投资的都是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的产业,如打火机占据全世界90%以上的市场,眼镜占据了全世界70%以上的市场。而现在,温州启动了庞大的数码城计划,其目标就是利用信息和网络等技术手段,以企业信息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并逐步形成以应用软件和网络产品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金融领域也是温州人投资方向之一。—直以来,温州人都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们信不过股票、基金、期货等这些虚拟资本,但由于投资意识的改变,股市等金融领域也已成为温州资金新的“兴奋点”。据悉,温州商业银行曾两次增资扩股,新增民资达十多亿。大大小小的银行每年在温州就要捞走55个亿的利润,这让至今挂着“金融改革实验区”的温州陷入尴尬,只要政策配套到位,温州民间资本自己组成商业银行势在必行。
从自发到自觉,从草创到完善,温州模式历久而弥新,她的嬗变让世界听到温州坚定而匆匆的步音,同时,也为中国市场化改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本刊记者 赵进一
(本文转自《检察风云》2011年第20期)
周德文校友1983年7月毕业于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工业会计专业(嘉兴学院前身之一)。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与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被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亚太经济研究院、中国外经贸大学、嘉兴学院等多所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和研究员;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他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实践活动,跟踪研究温州模式,探讨解决温州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温州市研究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暨“温州模式”的知名专家之一,曾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编著(主编)《中国样本》、《温州百年经典》、《温州商界新锐》等书。先后被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中国诚信万里行组委会、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总商会等单位授予“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经济人物”、“2007和谐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国温商领袖奖”、“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指导师”、“温州十大杰出青年”、“温州市优秀商会会长”等荣誉称号。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