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1967年出生,嘉兴海宁人,1988年毕业于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嘉兴学院前身之一)发酵专业,现任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任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团委副书记、书记、学生处处长、校长助理、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西藏那曲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援藏),嘉兴学院产业后勤管理办公室主任、后勤基建处处长,嘉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嘉兴团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等职务。
同心助力默默支援 忠诚镌刻雪域高原
1994年,全国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对口支援、分片包干、定期轮换”的十年援藏工作方针。作为浙江省嘉兴市派出的第二批援藏干部,陈振华来到世界屋脊——西藏,任那曲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三年中他始终以孔繁森、陈金水同志为榜样,以老西藏精神要求规范自身,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定成绩。
一、闯难关、树信心、适应艰苦环境
那曲县地处青藏高原腹部,平均海拔4500多米,县委所在地那曲镇海拔4520米,俗称“世界屋脊的屋脊”、“生命的禁区”,气候高寒、缺氧、干燥、大风,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3C,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55%,终年风沙漫卷,雨雪交加。每次进藏,随之袭来的是头痛、头晕、胸闷、气急,心跳剧烈,血压升高,鼻腔出血,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的高原反应。面对这些,陈振华没有被吓倒,他深深明白高原反应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崩溃。他始终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积极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高原反应,注意休息,服药治疗;同时树立战胜高原反应的坚强信心,做到缺氧不缺精神,能不吸氧坚决不吸氧,能坚持学习、工作就不休息,以援藏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干部中的榜样。经过三年磨炼,他能够熟练用牛粪炉烧饭,吃糌粑、手抓羊肉、风干生牛肉,喝酥油茶、酸奶,还学习藏语,基本适应了高原生活。
二、讲奉献、讲奋斗、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进藏后,陈振华的任务是分管文化、教育、卫生、民政和公安工作,一人挑起几人担。
发展那曲教育作为其分管的主要工作,本着“治穷先治愚,发展先育人”的思路,陈振华自带干粮、被褥下乡,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深入牧区、学校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牵头制定县教育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制定全县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狠抓基础教育,制定那曲县普及三年义务教育规划和措施;进行牧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填补职业教育空白,成功建设改革试点示范学校一所;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县完小推行校长负责制,建设完成二所自治区级合格示范学校。此外,他还积极争取资金,新建、扩建十五所学校,教育规模快速扩大,促使全县完全小学从1998年的一所发展到2001年的七所,初步形成以县完小为龙头,以乡中心小学为骨干,以联村小学和少量教学点为补充的学校布点新格局。
为了能使更多的适龄儿童入学,陈振华把普及三年义务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县十五个乡通过“普三”验收,较好地完成了地区在县的“普三”试点工作。全县适龄儿童在校生达到6500余人,入学率从98年的60.3%提高到2001年的80%,师资合格率从98年的52%提高到2001年的77%。县完小被评为自治区十八所文明学校之一,2000年那曲县还被地委、行署授予全地二个教育先进县之一。
文化方面,陈振华参与组织羌塘恰青赛马节的工作,参与制定乡镇“村村通”广播电视发展规划,关心支持文艺宣传工作,积极主动为他们创造条件;卫生方面,他重点抓牧区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和免费医疗制度改革工作;公安方面,他重点抓好干警队伍的教育整顿工作,提升了干警素质和破案率,树立了公安新形象,多次参与指挥专项严打工作,努力确保全县社会安宁和政治稳定,那曲县连续三年获地区综合治理工作评比第一名;民政方面,他重点抓好面上扶贫工作,在传统扶贫的基础上加强了科技扶贫、计生扶贫和教育扶贫工作。2000年那曲县通过自治区民政部门的脱贫验收,基本解决牧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三、做桥梁、当使者,促进两地联系与交流
扩大那曲的宣传,争取各方面对那曲的支持是陈振华作为援藏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他利用各种渠道、机会加强与内地的交流和联系:一通过书信往来、电话交流,向家乡的组织和领导介绍那曲情况;二通过工作汇报向家乡的组织和领导介绍那曲的发展思路、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求得支持和帮助;三通过报告会、新闻媒体向家乡人民宣传那曲和援藏工作;四邀请两地领导互访,加深两地的感情与交流;五向那曲的干部和群众介绍内地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六积极争取援藏资金搞好援藏项目。在嘉兴市委、市府领导支持下,陈振华等援藏干部圆满落实嘉兴市第二批援藏项目资金220多万元,由嘉兴市对口援建的门地二村小康示范工程与杭州市共同援建的畜牧兽防科技楼也顺利竣工。
开拓创新勇于担当 尽心尽职方显本色
陈振华在任嘉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期间,主抓民族宗教工作,他准确把握民族宗教工作的趋势、特点和规律,坚持突出“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主题,努力开创民族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他主推的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平安创建工作不仅走在全省前列,同时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蓝本和经验。2005年起嘉兴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活动,陈振华牵头制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十项36条考核内容,狠抓制度、人员、措施、责任四落实,切实提高宗教团体和活动场所的自我管理能力。2007年全省创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现场会在嘉兴市召开,国家宗教局和省、市领导参加会议,充分肯定平安创建活动取得的成绩。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陈振华全力抓好安保工作,组织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点的涉奥维稳工作机制,全面排摸全市民族宗教领域中的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及时处置、稳妥应对,实现“两个不发生”(即不发生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和不发生涉及社会政治稳定的事件),有效确保了全市民族宗教领域涉奥维稳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2009年为巩固平安创建活动成果,他又带领民宗局在全省第一家推出了星级平安宗教活动场所达标考评制度,与省级“和谐寺观教堂”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全面对接和细化,建立了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得到省民宗委的高度肯定。
2010年上半年,按照嘉兴市委、市政府关于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的总体部署,他又认真落实各项世博安保工作措施,努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和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突发性事件十多起,使得民族宗教领域的世博安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外,他还重视各爱国宗教团体和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从和谐社会构建、传统文化挖掘、宗教公益慈善等不同角度出发,积极举办了“宗教与和谐社会论坛”、“中华佛教宝典——《嘉兴藏》三百年重归故里”、“百家场所百万情,心系社会献爱心”等宗教慈善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市民宗局先后被评为全省民宗系统先进集体、省和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优秀单位、“平安嘉兴”建设先进单位。
2010年陈振华参加了全省竞争性公开选拔,走上了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领导岗位。他分管宗教业务和办公室工作。2010年底至2011年初,他着重抓了浙江省贯彻国家宗教局3号令、7号令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各地经验,指导省级佛教、道教宗教团体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推进省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等“三项工作”开展,促进全省“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不断深入。2011年由他牵头筹备的浙江省伊斯兰教协会,于7月18日成功召开浙江省伊斯兰教第一次代表会议,成为浙江省伊斯兰教工作新的良好开端。
陈振华重视抓好宗教院校工作,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浙江慈云佛学院和浙江神学院在其不懈努力下成功获批,成为高等宗教院校并顺利招生。2013年浙江佛学院和浙江道教学院获国宗局批准正式筹建,浙江神学院专升本工作有序进行。
陈振华注重抓好民宗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工作,他牵头编制了省民宗委信息化建设规划,省民宗委网站每年改版升级,宗教一期项目数据库建设顺利完成,宗教二期项目有序推进,民族信息化建设一期项目也已经立项,浙江省宗教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宗教系统名列前茅。浙江省民宗委连续四年获得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宗教局信息工作考评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
天道酬勤学在人为 玉汝于成气势如虹
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顽铁忍受了烈火的赤炼,坚持不懈,终于炼就成锋利的宝剑。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惟有坚持的信念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自从学校毕业之后,陈振华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学海生涯添砖加瓦,先后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函授毕业,又在浙江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学习并通过考试,后又在浙江省委党校学习,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的学习、工作让陈振华拥有了丰硕学术成果:2005年所调研的课题《嘉兴市青少年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被评为省委统战部优秀成果二等奖,省民宗委调研报告一等奖,嘉兴市党委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2006年论文《对非法宗教活动在我市青少年中渗透的思考与对策》被评为嘉兴市反邪教协会第二次理论研讨会一等奖,省反邪教研讨论文三等奖;2012年论文《新时期处理民间信仰问题的路径思考》被评为省委统战部理论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并在《中国宗教》杂志发表。
陈振华在学校和地方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省、市级优秀团干部;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优秀个人等荣誉。
人生之路漫漫,常遇险滩和暗礁,可陈振华依然不懈地执着追求。他不是为了名利这些耀眼的光环,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有决心在人生这块沃土上更加辛勤地耕耘,用执着与追求书写更加充实的人生。
(马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