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民,原浙江冶校77届工业会计专业学生。1979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著名抽象艺术家(诗人、画家、抽象艺术理论家),中国抽象艺术学学科、抽象文化理论、抽象文学开创者,国家一级美术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要给许德民先生一个身份定义,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他有很多身份:抽象画家、诗人、艺术理论家、摄影家、学者、教授、中国抽象艺术学学科、抽象文化理论、抽象文学的开拓者。但是,这些也许都不能定义他,他只是一个“最后的理想主义者”。在探索生命的历程中,他总是不断地发现开掘自我,调整重塑自我,在肩负使命、人生转轨、理念生发、价值确立、艺术创造等诸方面,总是贯之以激情与睿智、卓尔不群的才华来彰显个性,为人生与时代增辉添彩。
仿佛神话般的往事
1953年12月31日,许德民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工厂里的“秀才”,写一手好字,会拉京胡会唱西皮。许德民从小深受文化家教的熏陶。他与文学艺术结缘的经历颇多曲折,富有传奇色彩。1970年中学毕业到江西插队,他就热爱文学喜欢民乐,还坚持自学创作诗歌和小说。在全民不读书的时代,会舞文弄墨、吹拉弹唱的他作为优秀上海知青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就读于浙江冶金工业学校(嘉兴学院前身之一)的财会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九江一家工厂做会计。1977年恢复高考,因被工作年限和专业所限,他只能在两年后才可以报考大学,指定就读经济类专业。
1980年,已是复旦大学经济系二年级学生的许德民,对当时中国的国策“实现四个现代化”从经济理论上提出了质疑,写了一篇题为《论四个现代化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论文,他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把社会发展的手段当作社会目的来追求。“将手段当目的来追求”会出现非常大的偏差,供求错位,盲目投资,造成社会有效资源的极大浪费。论文写完了以后,许德民请自己的老师——当时经济系三位最权威的经济学教授审核。老师们审核后得出的结论是,论文的逻辑是成立的,能够自圆其说。这篇论文准备发表在复旦大学著名的学生杂志《大学生》第二期上,且已排好了版,拿出了校样。不料校有关部门和领导在审稿时认为,批评“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样的天天都在宣传的国策和纲领,在当时可是天塌下来的大事。于是他们找许德民谈话,把这篇文章给撤下了。
当经济学向一位极具经济学直觉和逆向思维的学子关上自由之门时,另一扇诗歌和艺术之门却悄悄向他开放。1980年12月9日,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一年一度的复旦赛诗会上,许德民凭借自创的朗诵诗《心灵的自白》获得了创作奖第一名。作品锋芒尖锐、凌厉,针砭时弊,以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让我们为未来充满必胜信心
在沙漠的威胁中扩大民主的绿洲
……
我真想撕开我的胸膛
用我砰跳发烫的心脏
当作摧毁封建桎梏的弹头
《心灵的自白》朗诵全场长7分钟,其间“如雷般的掌声”响了二十多次,最长的一次竟有三分钟。许德民回忆说:“当时我坐在台下,浑身发麻、发抖,我甚至不敢看身边狂热的同学,我被诗歌的力量所震撼,我从来也没想到诗歌的感染力竟会那么强烈,那么激动人心。那晚相辉堂里狂风暴雨般的气氛,实在空前绝后。”三十多年了,每当回想起这段生命的华彩,他都会深深悸动。诗的力量,滋润了他整个生命,也注定了他的一生与诗同行。
重聚在诗歌的旗帜下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许德民就是中国大学生诗人群体的代表人之一。他的诗作曾获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奖、《上海文学》作品优秀奖和首届上海市文学奖。他著有诗集《时间只剩下一棵树》、《人兽共患病》、《发生与选择》、《抽象诗》;诗画册《现代幻象画》、《许德民作品》;艺术理论专著《中国抽象艺术学》、《抽象艺术文化论》。
他曾担任两届复旦大学学生会副主席,成立复旦诗社并任第一任诗社社长。复旦诗社是恢复高考后中国大学最早的校一级的大学生诗社,他也是当时中国大学生诗歌文化的开创者之一。从1981年到1991年,社刊《诗耕地》一共出版了15期,许德民就主编了7期,在当时这也是全国唯一一本连续出版超过10年的校园诗歌刊物。他早期的诗歌代表作《紫色的海星星》,曾经好评如潮,被几十本诗歌选集选入,还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并不是所有善良
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并不是所有的伤害
都是蓄谋已久的
……
海星星呵
让我们成为朋友吧
我的心是你的珊瑚林
当猜谜晚会结束的时候
我和孩子们的眼睛里
你会升起来
走向西山顶
许德民主编的复旦诗社学生诗集《海星星》是中国第一本大学生诗集,发行近八万册,风行整个中国的大学校园,当年的大学生诗歌爱好者几乎是人手一册。
2005年9月,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他用自己将近一年的时间,主编了共十六本的《复旦诗派诗歌系列》,并向百年复旦校庆献礼一座“复旦诗魂”铜雕。
当《复旦诗派诗歌系列》十六本装帧豪华的诗集呈现的时候,几乎人人都感到惊讶,感到敬佩。要知道现在已经不是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已经被人遗忘在角落里。只有对诗歌热爱至深的人,才有可能逆潮流而动,擎诗歌的旗帜于浮躁之中。只有在理想主义的大地里埋藏久远,才能长出如此罕见的纯正植物来。如果不是他集诗社创始人和活动创始人于一身的使命感,这些散落各个时期的著名学府才子们的优秀诗篇,也将随时间的消逝不复存在。
2005年9月17日下午,许德民主持《复旦诗派诗歌系列》首发式暨复旦诗派诗歌研讨会,来宾济济一堂,《诗刊》的主编叶延滨断言《复旦诗派诗歌系列》将会进入中国诗歌历史。许德民感慨地说:“复旦诗社在生存环境不是十分顺利的情况下,竟然能完整地延续25年,这已经是一个奇迹。现在能够将复旦这些最优秀才子们的心血之作集中在一起,在母校百年庆典之际汇编成一套作品,献给母校,献给诗歌,献给历史。此刻,我才真正体会什么是诗歌的神圣!”
抽象艺术的发生和选择
80年代中期,许德民在写诗的同时,又转攻现代绘画,经过30年的色彩笔墨之战,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著名的抽象艺术家,屡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其画作也被世界各国的收藏家收藏。其抽象画曾获得2005年上海美术大展艺术创新奖,并在拍卖会上被收藏者高价拍走。以后抽象画又数次参加全国美展油画展、全国美展综合材料展。
抽象艺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在中国兴起并发展的艺术。由于意识形态的封闭和滞后,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一直是很缓慢的,总是处在一种没爹没妈、自生自灭的状态。中国的抽象艺术的文化形象全靠艺术家们的自觉和自信来维持。又因为整个国家文化的差异和落后以及传统生命方式的惰性,当社会和政府还无暇顾及到这个领域时,许德民似乎有一种先知先觉,以自由后卫的角色承担起社会的文化使命,和80年代的大学精神一脉相承。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抽象艺术专业画廊,有意无意中填补了这个空白,也在五年、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引领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许德民常说,一个有着自己的学术理念和艺术风格的画廊,对一个城市的价值是不亚于这个城市的博物馆和大剧院的。文化的意义在这个艺术家的心中比经济的意义要大得多,大到他宁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一个高雅的、有艺术品位的、在中国领先的纯艺术画廊,成为自己的“消费”方式,让所有愿意来画廊的人,都能免费享有到艺术的空间和空间的艺术品带来的生命愉悦。他心甘情愿为上海这座城市“消费”一家画廊。
2000年创办画廊之后,他发现了更大的社会问题,来画廊的人群层次很多,上至教授、博导、高级官员,下至普通市民,看到抽象画几乎都是一脸疑惑,都说看不懂抽象画。无论是作为一个画家还是画廊艺术总监,许德民都必须回答观众们的疑惑。由于抽象艺术在国家文化中的缺位,没有现成的理论来解释抽象艺术,甚至没有一本专业的艺术书籍。除了开设系列讲座,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学习的课堂,许德民开始了抽象艺术理论的探寻和研究。
他提出抽象绘画的“发生与选择”理论。他认为艺术理论从现实主义开始,是再现——表现——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都是以创造者作为主体来解释艺术的,都带有理性的完整性、结果性和终止性。许德民以“发生”和“选择”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理论,就是强调艺术的过程性,而非艺术的结论性。他认为艺术的价值和生命一样,永远是以过程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因此,艺术永远处在“发生”之中,艺术是永恒的“发生”。“发生”美学的意义在于艺术应该不断地在发生中发现偶然性,用偶然的神奇来使得作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以此来增加艺术作品的稀缺性。
许德民三十年来绘画风格的路线图是:从具象到幻象,幻象到意象,再从意象到抽象。他的具象时期很短,几乎就是一步跨进幻象绘画,以象征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画家对生命的解读。绘画意识从肉体挣扎到灵魂的狂欢,从理性的哲学思考到非理性的形式探索,之后点线面及色块的交迭晕化,一招一式、一笔一画,画风由骚动、尖利、喧嚣,到宁静大气而成熟,颜色构图,均在发生和选择中体现。
2006年4月,耗费许德民两个多月时间的两幅新作终于在“发生”中,走到了“选择”的境地。这是他有生以来倾注了最多心血的作品。他将这两幅画命名为:《发生-选择N0.06-04-01红楼梦》、《发生-选择N0.06-04-02金瓶梅》。因为这两幅画是以金色和红色为主体的,所以将中国两部文学名著作为副标题,也算是一种观念艺术行为。
在给画作上光的时候,他说,“发生”就是一个怀孕和分娩的过程,可能是顺产,也可能是难产,可能是健康的美丽的孩子,也可能是死胎,一切都存在着变数。“发生”就是在变化中不断地变化,“选择”就是在变化中不断地选择。
他沉浸在艺术“发生过程”和“选择过程”的享受中,享受着一个艺术家的生命方式。天地乾坤,本无上下左右,许德民抽象画也是这样,可以四面观赏,怎么挂都行,在常规中,又是一种大逆不道。“大逆有道”,这是许德民抽象画和他的为人给我强烈而深刻的印象,而他从来也没有师从过任何绘画老师,因此他的另一句名言是“大师无师”,他的老师就是他自己,他自己的内心。
开创中国抽象艺术文化
许德民除了是职业艺术家外,他还开创了中国抽象文化的很多个第一。
2000年,他创办中国第一家抽象画廊——角度抽象画廊。
2004年,他策划主持了中国最早的抽象艺术系列讲座。
2006年,他策划主持了第一个上海抽象艺术高峰论坛,到会的十五个画家都是中国一流的抽象艺术家。同一年,他创办并主编了中国第一本抽象艺术杂志《中国抽象艺术》。
2009年,他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系统抽象艺术专著《中国抽象艺术学》,开创了中国抽象艺术学学科。并且他在复旦大学开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抽象艺术学——抽象艺术审美与创造》,连续开了七年七个学期,被复旦大学中文系聘为特聘教授。他的课程受到选课学生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复旦最有价值的通识课程之一。这也是全国普通高校第一个开设的抽象艺术学课程。他的课程被超星学术视频全程录像。他主持了七届复旦大学生抽象艺术展。他的学生在复旦大学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生抽象艺术协会。
2013年,他出版了《抽象艺术文化论》,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抽象文化这个概念的学者。他出版的《抽象诗》,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版图,使得中国文学也有了和无标题音乐、抽象艺术对等的艺术形式。抽象诗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文学作品,开创了中国的抽象文学。
2015年,他到北京,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开设了许德民抽象艺术强化班课程。
2016年,他受聘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一一许德民抽象艺术研修班导师,该班是中国学院派美术院校首次公开招收成人抽象艺术专业学生的班级,开创了中国学院派抽象艺术教学历史。
许德民认为:人类生命文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具象文化,一种是抽象文化。具象文化是社会性文化,抽象文化是生命性文化。两种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轮子。
抽象艺术是最容易被人理解的抽象文化。抽象艺术是非具象、非理性的纯粹视觉形式。如同抽象文化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抽象艺术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艺术。抽象艺术是一个艺术体系,是生命文化,它和具象艺术一起构成了人类的生命艺术。
目前中国,已经有几百所大学有美术院系,但是几乎都是具象艺术的天下,全中国没有一所大学的美术院校有抽象艺术系,全国没有一个抽象艺术教研室、研究机构,甚至没有一个专职的抽象艺术学教师。和抽象艺术的重要性相比,中国在抽象艺术方面的研究太落后太封闭了!
抽象艺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艺术,成为发达国家的经典和主流艺术。在世界一体化的未来,中国人应该多了解抽象艺术和抽象文化。
抽象艺术是一种生命文化,对生命文化开展深入的研究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必须做的事情。抽象艺术是非功利的文化,是公平和自由的和谐文化。抽象艺术是和谐社会的艺术象征。推广抽象艺术就是推广和谐社会的文化。抽象艺术是一种创新艺术,通过了解抽象艺术来了解艺术创新,将会打开人的思路,触类旁通,散发出更大的能量。 抽象艺术是非功利、非理性的生命艺术。非功利、非理性生命是人的生命的本质,理解抽象艺术就是理解人的生命本质。有助于人认清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文化的利益关系。
一个理想主义的世纪“怪兽”
如今理想主义已经在社会隐身,现实主义将财富视为君王,整个社会已经成为一条被财富圈养的牛,而许德民却在无意中固守着理想主义。许德民依然保持着青年时代的那种热情,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的学识、观念、修养、艺术感觉和理论研究,远远领先于社会,而他的情感、人格、生命态度也依然保持着他心中信仰的真诚,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简朴。灵魂的高贵和平凡的生活在他的身上结合得十分完美。
曾经有人说:“面对整个中国文化的现实,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最大的责任就是:不惜一切努力使中国尽快地蜕变为充满自由创造精神的新人,这才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真正尺标。”许德民享受着抽象艺术的创造和审美,也希望所有的中国人能够分享这种至高无上的艺术。他认为人要有点精神,有点风骨,不能被财富牵着鼻子走,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财富”。许德民渴望追求自由的心灵,保持自己独到的见解,保持高尚的、人性的、人权的生命价值观念。他认为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公平公正的艺术价值标准,如同建立社会价值标准一样,需要以人最本质的需求为最高利益。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式理想主义的重要特征。也许是命中注定,他成为了一个民族命运的温度计,并且乐此不疲。他说他的下半身是理想主义,上半身却是现代主义,他几乎是一个世纪“怪兽”。走理想主义的道路,用现代主义的思想和意识来思考现实与人生。从社会的理性思维进入到生命的非理性本质,他经常换角度思考,越位思考,这使得他始终处在生命的最前沿,享受最动人的生命景观。
他自由、他勤奋、他逆反、他努力,他忠诚于这片生养他的土地和城市,忠诚于这个与他血脉相连的民族和国家。
(李天靖)
作者简介:李天靖,上海著名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自修》杂志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