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扬帆勇进,富硒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记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振荣
黄振荣,男,汉族,55岁,中共党员,1984年7月毕业于浙江冶金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嘉兴学院前身之一)工业会计专业。现任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青海省扶贫开发协会常务理事会理事、副会长。曾获“助学爱心企业家”、“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8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商海扬帆勇进,携手民众共赢。”这是海东市的农户们增收致富后,送给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的赞誉。这家公司的富硒产业,带动了海东市乐都区8个乡镇905户3802人脱贫致富。追溯起点,不难发现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位执着奋斗的奉献者,他就是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振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为了心中的梦想,黄振荣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请支援西部大开发,从此把自己的命运与青海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在青海农村走访时,他看到当地农民的贫困状态,内心一次次的被触动。于是他有了新的思索――“贫穷是个无底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时改行做农业的想法在他心里萌发。2010年,青海海东市84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的发现给他带来了农业发展的契机。
黄振荣立马投入资金,组织农业专家成立科技攻关小组,他梦想着让这片富硒的土地帮助人们脱贫致富。可前方的路却并不好走,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土地问题。去哪里找试验田呢?那些日子,他们挨家挨户地跟农民讲富硒农产品,讲脱贫致富,可农民只信眼见为实,最初并不买账。最终由海东扶贫局和农牧局的领导出面做群众的工作,农户安弥贞拿出了自家的15亩地,随后更多的农户拿出土地。土地问题解决了,科研方面又出了问题。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试验并不是那么顺利,前前后后经历了几百次的失败,不断的投入却没有产出,银行里的存款也一天天地减少,黄振荣的信心有点动摇了。可因为农民兄弟的无条件支持,黄振荣还是咬牙坚持,继续试验。在经历了700多次的科研失败,几千万的资金投入和整整八年的辛勤付出,第721次实验终于成功,随后在开发富硒农产品方面先后取得了6个发明专利和15项科技成果。
合作共赢,脱贫致富
黄振荣所在的公司通过科技扶贫新模式,建成富硒乐都紫皮大蒜生产基地、富硒马铃薯生产基地等合作项目,带动了8个乡镇905户3802人脱贫致富。公司在把研发成果向生产加工转变的同时,响应国家发起的脱贫攻坚的号召。黄振荣为企业发展增加了一条新规:“用人优先用贫困户,让他们和我们一起脱贫”。他的公司结合产业化扶贫项目、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项目,发展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种植基地建设,在富硒农产品主要种植基地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将种植大户、技术能手、贫困农户加入到合作社,发挥各自特长带动农户发展富硒农产品种植,将贫困户和公司“绑”在了一起。
从2014年到2017年,黄振荣从公司财务中划出专款,为贫困户购置农资1400多吨,技术培训达1万人次,直接带动了农户脱贫致富。公司发展最好的时候,企业直接吸收的89名贫困户,在公司提供的扶贫岗位上每人年收入达到了3万元以上。
2017年,经江苏省和青海省东西部对口扶贫无锡工作组牵线,黄振荣加大投资力度,组织公司的科研团队和江南大学合作,对公司富硒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并免费为公司在无锡设立了销售窗口。东西部对口扶贫,利用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帮助他们的富硒产业升了级,以产业升级带动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公司还通过资产收益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33户,贫困人口3002人,2017年发放资产收益分红资金82.62万元,富硒产业带动脱贫效果显著。
无私奉献,赤子情深
黄振荣还热心于公益事业,从不计个人报酬、不图回报、不图索取、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便利和帮助。当他得知项目基地贫困大学生上学困难时,他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每人每年捐助5000元直至大学毕业;得知互助县五峰镇平峰小学和七塔尔小学缺少课桌等学习用品时,他又慷慨解囊,捐助课桌、衣物、学习用具等物资;2017年1月,通过“竹之梦”青海助学公益组织为困难学生资助10万元……多年来,他累计资助近百万余元,他所做的一切,无不表达了一位企业家对社会民生的强烈关注和赤子情深。
“当时,我的老家江苏江阴,农民早已过上了食有鱼,居有楼,出有车的富足生活,而青海农民却还熬着这样的苦日子。我扪心自问,黄振荣,25年前奔赴大西北的初心到哪里去了?你愿意为这些贫困农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吗?”黄振荣说。就是这样的心之所念,成就了一段美好的故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一个梦想,他大学毕业后,递交了支援大西北建设的申请书,从此把自己的命运和青海紧紧绑在一起;为了一个事业,他不为名利,多年深入海东农村研究并开辟了一条科技扶贫新途径,不再让农民靠天吃饭;为了一个初心,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参加公益组织,捐资助学,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了许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