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同学多么期望能欢聚一堂“秉烛夜谈”,倾诉多年来的思念之情呀!这朝思暮想的愿望,终因毕业六十周年暨《白求恩通讯》创刊六十周年庆典而实现了。
2017年10月14日,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大洋彼岸的68位同学携家属来到了母校所在地嘉兴。陈国贞、吴福林从加拿大飞来了;胡顺由女儿、儿子、媳妇陪同提前一天到了;李象贤满面笑容带着结肠造瘘袋来了,他人还坚强乐观,打趣地称“这次多了根拐杖”;吴栋霖股骨骨折还未完全康复,却仍旧独自一人拄着拐杖从衢州一瘸一拐地赶来;黄磷书术后尚未康复毅然而来;徐康慈装着十支冠脉支架由夫人陪同到来;沈金玉、劳正富安排好需整天照顾的老伴,硬是挤出时间来了……
多数同学虽已至耄耋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久别重逢时,大家难掩兴奋激动之情。许久未见的老同学们纷纷抓住中午及晚上的休息时间串门,一对对促膝谈心。有的别离半个世纪首次见面,千言万语难表思念情;有的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忆当年、谈今朝、聊家常、话健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陈宝莲,赵熙荣将他们亲手制作的精美挂件和袜套一一送给了同学们。要知道,做一份手工制品容易,但做上百份就不轻松了。她们用长长的线,浓浓的情,在一针和一线的浓情蜜意中给同学们带来了温暖和感动!
当天下午的庆典是聚会的高潮,由潘岁华主持,钱英明代表东道主发言,发言中他回顾了同学们六十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以及这之间越发坚固的深情厚谊。最感人的是钱关阳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农村,与世隔绝、情绪低落时,却意外地接到李牧电报,要来探望。李牧的胆识和勇气,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使钱关阳重新振作起来,恢复了原来的工作热情,又变得积极上进,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扬。
为“六十年在同学活动中做出奉献的同学颁奖”环节将庆典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活动设有六个奖项,有二十人次获奖,奖品由章荣翔、潘岁华、徐康慈、倪宗耀等人提供。虽然六个奖项不算少,但仍无法涵盖所有为同学活动作出奉献的同学,如章乃祯、徐强明、邵士明、徐康慈编印的第一版《同学通讯录》为同学间沟通架起了第一座金桥;朱大钧、金培华在新安江举办第一次聚会也为今后大型聚会拉开了帷幕……这些同学事迹将永远被大家铭记!
活动中同学们自由发言环节,大家都希望这次庆典不是最后一次见面,并纷纷加入嘉医五七届微信群,在那可以天天“见面”,畅所欲言。
次日,同学们来到了多少年来令他们魂牵梦绕的母校。她已发展为嘉兴学院医学院。同学们在现代化的实验大楼中,寻觅当年的足迹,青春年少的校园生活又显现在脑海,让人感慨万千!
从医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的介绍中得知,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已列入浙江同类专业的第一批招生,学校里还走出了许多专家教授,一种母校自豪感油然而生,但也为五七届的同学们生不逢时而感到遗憾。毕业正值反右,同学们全部被分配到基层医疗单位,之后经历一次又一次左的运动,历经锻炼和磨难。但值得庆幸的是同学们都在此之中成长起来了,个个成绩斐然,其中不乏专家学者。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但有割不断的同窗情。参观母校实验室后,同学们开始陆续离去。短暂的欢聚,又要匆匆告别,有多少知心话还没说够呀!无可奈何地看着同学们的背影远去,千言万语尽在紧紧握手、热烈拥抱和频频挥手中。最动人的是三位同学相拥而泣的场面,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呀!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今朝聚会今朝乐,同学情谊当永存!
(朱大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