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一个晚秋的周六,校园平静如常,如果说有点特别,就是学校第五届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而对于基建会计93级的十多位同学来讲,是值得回忆的一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同学是毕业离校20年后第一次回到曾经生活学习了三年的母校。他们从广东、广西、陕西、湖南、江西、江苏、上海和杭州、宁波、仙居、义乌等地汇聚母校,寻找当年的记忆。此前几位同学代表还专程看望了已经八十高龄,在上海颐养天年的任课老师张纪兰。
同学们回到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当年的记忆。曾经经常进出的校门不在了,如今大气的校门当年还是围墙,周围是一片稻田。进入校园,看到熟悉的1号、2号宿舍楼还在,几位女同学急匆匆跑上自己曾经居住的如今已经改为男生宿舍的1号楼寝室,虽然已经改变模样,但当年的记忆依然清晰。男同学们则迫不及待地冲上依然作为男生宿舍的2号楼6楼的寝室,在梳理记忆的同时,不忘和如今居住在自己床位的小师弟开玩笑:这床铺,20年前可是我住的。不知不觉到了吃午饭时间,同学们一致认为该在当年吃饭的食堂吃,体会一下当年“啃大排”的滋味。于是一起到了现今第一食堂,因为恰逢周末,快过饭点了,食堂师傅们已经准备收摊,但看到这群已经步入中年,据说20年前在此吃饭的校友,他们热情招待。同学们一再叮嘱师傅们饭少打点少打点,和从前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啊。一块大排,一份蔬菜,一份米饭,校友们努力找回记忆中的味道。谢过食堂师傅,走出食堂。在去往教学楼(教二A座)时,(20年前,既没有教一,也没有教二B座)恰巧遇到因出席学校第五届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而在学校用工作餐的黄文秀书记和盛颂恩校长。校友们热情邀请黄书记、盛校长合影,校领导欣然接受,边向校友了解个人成长情况,希望他们关心支持母校建设发展,边兴致勃勃地和校友们合影。校友们兴奋地说,当年没有机会和校领导合影,今天幸运和书记、校长一起合影,真是太幸运太让人高兴了。
走进教二A座,找到当年上课的教室,在听了当年班主任的介绍20年学校和个人的发展变化后,每个同学都情不自禁地走上讲台,简要介绍了自己20年间的成长经历,说得最多的自然是感恩母校,感恩老师的培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者在有色系统原单位勤勤恳恳工作到今天,或者不断丰富发展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个人的一方天地,或者不断接受挑战,跨行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20年,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真可谓黄金20年,每个人都怀揣梦想,和着时代的脚步,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向母校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漫步校园,美丽而有些陌生的校园里,郁郁葱葱的高大香樟树,来来往往的90后小师弟小师妹,除了欢乐,还是欢乐。因为20年岁月的洗礼,成就了自己充实的记忆,而不变的是那段发端于1993年夏末秋初的同学情谊。
同学友谊最珍贵!愿老师健康平安!愿母校繁荣昌盛!
( 顾顺奎 彭燕 )